文化育校  和雅育人  为高雅与智慧的人生奠基

杭州市东园小学2016—2018学年三年发展规划

 

   近年来,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使学校更好地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满足未

来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制定东园小学2016—2018学年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历史·现状·问题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园小学创建于1909年。百年办学积累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理性、务实、包容、开放”的东园文化、“改革创新、合作竞争、敬业奉献”的教师作风以及“扎实学习、独立思考、健康生活”的学生培养目标。

2002年学校命名为杭州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2004年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目前下属东园、树园两个校区。树园校区为1—3年级、东园校区4—6年级。

学区覆盖的范围为:东至环城东路,西至东河,南至凤起路,北至体育场路。2016年9月,学校有28个教学班,学生986人。(其中树园515人,东园471人,女生478人,男生508人)。在编教师67人(包括长病假1人)。现任获得浙江省级以上荣誉教师3人,杭州市级以上荣誉教师10人,区级以上荣誉教师48人。小学中学高级职称3人,小学高级教师  人,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为56 %。

近年来,学校通过抓校园文化建设和探索高效创新的集团学校管理模式,形成了“文化引领、理念一致、个性鲜明、多样发展”的文化发展特征和“整体规划、分散管理、资源共享、彰显个性”的集团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办学中,我们始终将文化、管理和质量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形成了集团学校自身的管理特色。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浙江诗词研究基地学校、杭州市绿色学校、杭州市城乡互助先进学校、杭州市名校集团先进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巾帼文明岗、杭州市家长示范校、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先进学校、杭州市棋类共建先进学校、杭州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基地、杭州市合格教科室等25项省市荣誉称号,荣获区级以上团体荣誉38项。

学校与桐庐莪山民族小学,余杭仁和中心小学结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学校还与上海闵行吴泾三小、安徽宣城二小、江苏盐城尚庄小学结成长三角联盟学校,在各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发展。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形势及政策背景: 国家和省市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基础教育课改推进、素质教育推进、绩效工资实施、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等形势为集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杭州市东园教育集团的发展,依托于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得益于区教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对集团的关心、指导和帮助,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期望和关爱,最关键是通过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才有了这些年集团的长足发展。

下城区教育局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培育名优老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办更优质的教育,这为我集团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集团二校所处的便捷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日益凸显的特色品牌建设以及倍受关注的教育教学现状,为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校园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这是集团办学目标,“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成绩与优势背景:在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发展背景下,学校上一轮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教育部门及社会的广泛认可,2015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局新一轮的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级。

在区域教育“均衡、公平、优质”的大环境下,学校以“推进高质量义务教育,打造优质教育集团”为主要目标,以“整体改革、和谐发展”为发展思路,以“统筹管理、个性发展、培育特色”为主要实施策略。几年来,学校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品牌建设”和“教育学术研究”等,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学区生源基本稳定,其中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的比例基本维持在48%左右;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以及专业结构趋于合理;教育技术装备和图书配置到位;学校场地、设施等达到浙江省义务教学办学Ⅲ标准。

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学校文化的构建、集团管理的探索、课程改革上的研究、特色品牌的创建,以及师资队伍的成长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了适应基础教育理念和适应现代学校制度要求的学校理念、学校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校人事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运行体系。

近年来,学校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儿童诗、儿童水墨画、中国象棋、中华武术等方面均有所研究。学校分别成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浙江诗词教学基地学校、杭州市美术教研基地学校、杭州中华武术教学基地学校、杭州市棋类共建学校。已经成功开发并实施的校本课程有《水墨画》上、下两册、《儿童诗》6册、《中国象棋》1—2年级4册。学校的“圣野诗社”、“水墨社团”和“双飞燕艺术团”成为下城区精品社团。近三年,学校在下城区“三棋”比赛中都名列前茅。学校水墨画教学在下城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都是独树一帜。

(三)存在的问题: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具有良好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和首批命名的教育集团之一,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抓住机遇,加快改革,促进发展,真正成为区域内名副其实的优质教育集团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对教育“均衡、公平、优质”的主题和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校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无论是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还是教育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学校管理还不够高效。从学校改革整体进程来看,集团化办学、小班化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已经进入到深入的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暴露。如学校管理如何适应集团化办学的需要既保持一体化管理的运行畅通,又充分彰显各个校区不同的个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上既保证学科质量的不断提升,又充分兼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在教师的成长方面,如何充分调动各个层面教师持续不断的积极性,既保障优秀教师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又能兼顾到处于相对弱势群体的利益等等。

(2)队伍建设还不够均衡。从干部队伍来看,班子和中层干部中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水平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对现代教育的理解、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以及学校管理的全局意识和面对纷繁复杂日常事务的应对、沟通和协调能力,还有一个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从师资队伍的现状来看,离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距离。学科间教师发展不均衡,没有形成专业发展梯队。目前除美术学科有一名特级教师外,各学科还缺少高层次专家型教师。学校对教师自我规划的引领和指导还不够,校本培训的形式和途径单一,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带有共性的,如年轻教师对业务的熟悉、熟练;对教育工作的适应、反思和调整等。有些已有一定经验的中年教师则明显地带有个人成长的特殊痕迹,如意识、胸襟以及知识、能力的缺陷等。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在个体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遍教师都感到工作压力较大。有70%左右的教师感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家长、家庭、自身健康、工作负荷、职业发展等诸多困惑和压力,缺少职业幸福感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另外,总有一小部分教师,或年龄偏大,或自身不注意加强学习,在意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相对薄弱,问题较大,但是现有的人事机制又很难完全妥善地安置这些在学校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教师,所以,如何更好地兼顾,妥善地安排这些教师,也是学校管理面临的大问题。

(3)课程建设还不够完善。课程的顶层设计最重要。但是究竟从什么维度去研究学生的发展更为科学,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更凸显学校特色,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如何在保证国家规定课程实施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活跃学生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我们还准备不足。基础性课程领域,我们要有很多探索空间,特别是选择性原则。如何真正做到分层教学,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走班,这方面的阻力很大。如何真正落实各学科核心素养,探讨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在拓展性课程领域,还要具体深入研究。如何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4)学科质量还有待提升。从学科质量的现状来看,整体还趋于区中偏下。学科、年级间很不均衡。如何抓好集体备课、培训、指导、检查等环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何根据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多,特殊学生多的具体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强班风建设,加强心理教育辅导以及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年级衔接等,还有许多薄弱环节。

(5)学生素养还有待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品行特质没有系统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要求,学生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指导上要不够科学有效。各年级学困生辅导的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没能真正实现差异性发展。各年级、各学科之间很不均衡,优秀率和合格率都不够优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有待提升,近视率逐年升高。

对上述问题,有些由于我们认识不足或还未准备好,导致工作的失误和管理的混乱。有些缺乏现成的经验,又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至问题发生后显得束手无策,影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上述问题和情况的存在,已经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目前,学校已经着手在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并准备采取有效措施。

三、未来三年学校重点发展项目

良好的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助于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因此学校把“完善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作为未来三年发展的重点项目,以此来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升学校办学综合能力。

1. 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在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和我国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指标选取后,学校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和雅教育,培育和雅课程。

和雅课程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自主发展平台的搭建,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主学习,成为独特的自己、最好的自己,最终为高雅与智慧的人生奠基。

我们明确提出和雅人格的五大核心要素,即“德、智、体、美、行”, 围绕和雅人格五大要素提出东园学生五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实践创新。并以此来构建课程目标体系。具体如下:

 

和雅人格

核心素养

基本内涵

 

 

 

 

责任担当

(善良包容,品德敦雅)

指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扎中华根,铸民族魂,做具有国际视野、天下情怀的现代中国人。东园学子应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拥有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要有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公益精神;要有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平等交流,友善相处和交往。

 

 

 

 

 

学会学习

(扎实学习,学识博雅)

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志存高远,通过学习成长、成人,努力成才,成就未来事业。东园学子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健康生活

(身心健康,举止典雅)

 

指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东园学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达到身体发育良好,视力达标,体态匀称,体质强健。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较强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对危险逃生自救的能力。要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要学会情绪管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人文底蕴

(爱好广泛,情趣高雅)

 

指学生应该具备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东园学子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础上传播美、发展美、创造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质,进而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实践创新

(勇于实践,气质儒雅)

指学生主动适应、超越自我、勇于创新。东园学子应具有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面对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和生活,能够悦纳,学会适应,顺应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要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并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实践,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周边的人和事,传递正能量。还应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2. 深化校本特色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围绕中华诗词、中国象棋、水墨画、中华武术、中华书法五大方面的目标,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在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上做工作。一方面扎实开展五大课程的普及,完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打造校级精品社团(圣野诗社、小蕉园诗社,水墨社团、象棋社团、武术社团、书法社团),同时学校将精心搭建各类展示平台,彰显特色课程,提升办学品位。

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考核与评价。只有充分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注重对教师进行多元评价,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导航员。学校将制订《东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方案》、《东园小学教学常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全面涵盖教师的方方面面。既关注全体,又关注个性;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现实,又关注发展。学校通过开展“百名和雅学子、十佳和雅少年、十佳和雅教师、十佳和雅社团、优秀教研组”的评比,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第二部分   理念·愿景·战略

四、办学理念:文化育校,和雅成人

文化育校:用和雅思想培育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和雅成人:用和雅思想润泽学生心田,奠定学生成长基础。

“和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一向推崇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精神。“和”表达出“和气”“和睦”“和谐”等思想。“雅”多为“文雅”“高雅”“儒雅”等不俗之意,也是人格与智慧的最高境界,它代表言行的标准、心灵的美好及情操的高尚。“和雅”意为和谐高雅、和平雅正。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和者:立人、立校之根基;雅者:治学、治教之灵魂,即和者为仁,雅者治学。因而,和雅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良好品行、端庄仪态、高雅品味、阳光心态、均衡知能、博爱胸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需添加word中的图片内容,请使用从word导入功能~

 

 

 

 

 

 

 

 


宏观上和雅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和以养德,雅以导行。“和”是内在的,“雅”是外显的,内和外美、内外协调才是一个完整的有活力的生命体。因此和雅教育要关注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中观上和雅教育是一种管理观——和而不同,雅而有致。学校管理要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整体平衡,营造“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在保持共性和谐的同时允许个体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是一种稳定、健康的组织结构。

微观上和雅教育是一种课堂观——和乐自主,雅而灵动。和雅教育进入课堂,指导教学,追求自主生成、多元共和、师生互进的课堂境界。

五、发展愿景

(一)学校蓝图:和雅教育,办学典范

在和雅教育理念指引下,围绕“文化育校,和雅成人”的办学理念,通过全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把东园小学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同行认同的优质公办小学,成为全国和雅教育的知名学校,树立和雅教育办学典范。

(二)培养目标:五雅学子

在和雅教育理念指引下,以“文化育校、和雅成人”的学校办学理念,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雅课程体系,打造儒雅的教师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东园特质的谈吐文雅、学识博雅、举止典雅、情趣高雅、气质儒雅的“五雅学子”。

六、学校发展战略图

未来三年,学校将全面实施和雅教育。和雅教育是和以养德、雅以导行的教育观,也是和而不同、雅而与致的管理观,更是和乐自主、雅而灵动的课堂观。因此学校规划将从学生成长、管理科学、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和特色彰显这五个方面来体现。由于学生成长是课程建设的目标,管理科学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师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特色彰显是课程建设的效果呈现。因此,学校将重点聚焦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

 

需添加word中的图片内容,请使用从word导入功能~ 

 

 

 

 

 

 

 

 

 

 

 

 

 

 

 

 

 

 

 

 


第三部分 目标·举措·保障

七、集团发展目标简述

主要的办学思路为:在“和者为仁,雅者治学”的和雅教育理念指引下,以“文化育校、和雅成人”为学校办学理念,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雅课程体系,打造和谐儒雅的教师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东园特质的谈吐文雅、学识博雅、举止典雅、情趣高雅、气质儒雅的“五雅学子”。

学校发展总目标是:以“文化育校、和雅成人”为主要方向,着力注重“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建文化、创特色、铸品牌”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以规范加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质量提升之路。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学校办成在区域范围内理念先进、规模合理、管理适应、师资匀称、质量稳定、品牌突出、设备先进,具有鲜明个性的集团学校。

上述总目标的实现,以学年为标志,大体分三个阶段。

2016学年(16.9—17.8):

平稳过渡期。学校的硬件条件(除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外)基本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时以“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为契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申报校园“水墨文化”整体提升二期工程项目,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学校将重点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校内各项教育教学规范,完善考核、激励制度,不断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同时,学校将加大对师资培训、质量提升以及学校特色挖掘上的研究力度,不断深化学校发展的内涵。

2017学年(17.9—18.8):

稳定发展期。争取东园校区“水墨文化”提升项目二期工程立项。学校将继续以规范化、法制化为标准,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完备的校内各项规范、制度,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高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课程建设、校本研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以及特色品牌建设的研究力度,为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迈好更为坚实的一步。

2018学年(18.9—19.8):

目标达成期。这一时期,学校将进一步以文化、质量、特色为抓手,加大对干部、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优势学科的扶持以及特色项目打造的实施力度。促使干部素质进一步得到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一定的梯度;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一些优势学科成绩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彰显,成果突出,整体办学水平稳中有升。

八、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操作策略

    (一)主要任务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价值观为核心塑造学校精神,确立学校理念,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提升师生对东园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文化自觉,为校园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一校两区”的格局下,形成均衡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局面;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起能够有效处理应急、突发事故的预警和处理机制;扩大教育交流的层面,与结对学校以及城区兄弟学校在师资、管理和教学上形成相对稳定长效的交流机制。

——建立起一支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优良的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干部和师资队伍梯度,专业结构上达到教师岗位编制的要求,业务层次上按“梯级培养”要求。按岗位要求配齐学校中层干部,形成适应学校需求的干部、教师校本研训机制。完善干部、教师考核、聘用、奖惩和流动制度。

——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立起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学管理体系,课程设置、质量管理、评价管理、德育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课堂教学呈现扎实、高效、开放、互动的局面;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探索取得一批成果;巩固和提高包括少先队活动、体育、艺术、科技、诗社等在内的特色强项,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利用杭州师范大学附小的优势,借助高等师范院校的科研力量,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一批科研成果。

——巩固和扩大小班化建设的成果:班级学额控制在35人以内;按“个性化”、“现代化”的要求,规范并配齐小班化教育的设备、设施;积极开展小班化的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尤其是分层教学、学业评价等,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得益彰的局面。真正让小班实现“轻负高质”。

——建立起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后勤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意识,避免学校发展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严格财务管理,规范学校一切收费行为;政府采购、基建招标等纳入正常轨道;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完善校园资产的使用、保管、报废等手续;增强后勤服务意识,注重细节,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有序。

——校园硬件建设进一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按照省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和有关的设备配置要求的要求,配齐教学设备;完善校园信息平台,提高学校网站的运行、使用质量,满足学校在信息发布、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二)阶段任务

项目

2016学年

(16.9——17.8)

2017学年

(17.9——18.8)

2018学年

(18.9——19.8)

 

规模格局

1、形成树园15个班级、东园13个班级的规模。

2、在编教师67人拟招聘3—4人。

3、争取东园校区“校园文化整体提升”项目二期工程的立项。

1、  树园15个班级、东园14个班级

2、  在编教师70人,拟招聘2—3人

3、  完成东园校区“整体校园文化提升“项目二期工程。

1、形成30个小班的规模。

2、完成树园校区“整体校园文化提升“项目一期工程的立项。

 

设备

设施

1、树园校区教室改用电子白板。更换东园校区机房电脑40台。

2、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1、争取申报成为区智慧校园。

2、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的整合应用。

3、音、体、美、自然学科设备以及图书配置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1、更换教师电脑数台。

2、加强后勤服务规范,确保校园国有资产的使用、保管、报废等规范、畅通。

3

 

 

 

学校

管理

1、完善《章程》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2、基本配齐各个校区的管理力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机制。

3、研究集团化管理有效模式,打造校区的个性特色。

4、集中精力,加强在课程建设、校本研训、质量提升、特色品牌建设上的研究力度,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1、完善修订《学校章程》以及以《学校章程》为主的校园管理制度和运行体系,形成“依法自主管理”的局面。

2、加强集团化管理模式的研究,继续打造校区特色。

3、初步建立起学校危机管理机制。

4、继续加强在课程建设、校本研训、质量提升、特色品牌建设上的研究力度,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1、集团化学校管理趋于成熟,二个校区的个性特色得到彰显。

2、在理念、制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

3、拥有良好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4、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显著。

 

 

师资

情况

1、合理优化教师结构,区内双向交流教师2—3人。

2、实施“梯级名师”校内管理;建立起适应学校管理的教师校本研训体系和机制。

3、完善考核机制。培养高层次人才1—2人。

1、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力度,形成以学科组为基础,以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机制。

2、通过各种途径,着手培养高层次(省、市级)业务人才1-2名。

 

1、教师学历本科以上达到90%以上;专任教师配备齐全;各学科形成不同梯度的名师队伍,师资整体师德水平好。

2、形成比较成熟的干部、教师考核、评聘制度。

3、各学科均有骨干教师。

 

 

教育

质量

1、完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课程设置合理;质量监控和反馈制度及时规范。

2、组织力量对主要学科、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形成系列。

3、以市级立项课题为抓手,创建德育特色品牌,带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素养。

4、特色品牌鲜明

1、新课程实验和小班化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管理规范、设置合理。加强课堂教学和科研力度。

2、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特殊学生以及学困生的教育研究。

3、体育运动、科技教育、美术特色、诗社等保持区内领先。

4、继续彰显德育特色,提升学生品质。

学科课程成绩稳定,优势学科成绩凸显。课堂教学、小班化教育、新课程实验以及德育出现一批科研成果。主要学科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管理规范,逐步形成学校课程上的特色。

 

 

 

九、学校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学校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代会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审议权和决定权。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完善学校的议事和决策程序,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建立起与学校文化相适应的校区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和后勤管理制度规范,依法自主办学。

(二)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和业务能力建设。制定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激励机制。规范校本培训机制,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骨干教师培训,加大学历进修力度,积极支持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师自培机制:即通过师徒结对、基本功竞赛、学术小讲坛、名师专题讲座、组织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深化德育改革

继续按照“课程为核心,以学生生活为背景,整合资源,落实要求,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思路,围绕“系统性和针对性”展开学校德育研究。完善课程系列、专项系列、日常系列、课外实践系列等德育内容;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和班级德育研究;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教育。着重通过“德育思想全员化、养成教育规范化、主题活动系列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四)提升学科建设

按照“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以规范加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质量提升之路”这样的思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以课程为核心展开全面的教学管理,把握教学管理主动权。进一步修订《东园小学各学科》、《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意见》、《关于学校课程、评价管理的有关问题意见》、《东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杭州市东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东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等文件,规范教学管理,形成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学管理运行网络和机制。

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展开校本研训。形成教导处(含科研室)—教研组—年级学科组这样一个三级校本教研体系。建立以教研组长为负责人、备课组为单元和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学科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以各学科“名师”为核心人物,学科骨干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展开“草根研究”,并从制度设计、检查反馈等方面落实措施,提高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

围绕“规范、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师资特点,梳理现有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情况,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扶持传统强项,培育新特色。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常态的课堂教学调研制度,形成有针对性的过程性评价,加强对各学科常规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监管,使评价能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实绩、教学科研等方面对个体和团体实施多元评价。进一步完善对专任教师个体发展性评价与对备课组团体评价为载体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提升科研水平。规范管理,抓住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检查、汇报、结题、成果推广以及档案整理的过程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强化培训。通过“上挂下联”、“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利用讲座、观摩、论坛、研讨会等方式,加强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每位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努力建设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加大投入。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为教师的理论进修、业务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为教师施展才华搭建更多的平台,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奖励力度,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五)彰显特色品牌

通过新三年的努力,确立并坚持“强化课堂教学,增强社团活力,突显特色优势,形成持续动力,彰显社会影响”的总则,使学校的艺术教育获得新的发展与成果,更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将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通过课程改革与学习、教学实践与研究,更好地成熟教学模式与风格,探索教学方法和内容。努力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拓展课程,并通过良好的校园美术活动、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通过对水墨画教学的扶持与政策倾斜,通过开放学习、条件升级、课程优化等项目,使特色更优更强,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区域性品牌;其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引进一名男性美术骨干教师,优化音乐教师,增强学校艺术教师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并在特级教师的引领下,加强交流与学习活动,增强事业信心,重构学校艺术教师的发展活力。通过有效方式的校本教研,确保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位,争取在区域的质量监测中名列前位。第三,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完成一楼整体环境的美化与布置,形成校园绿化、文化布置、基本设施艺术设计下的统一性,使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格调,凸显出学校的百年历史和办学特色,基本完成连廊的装修改造、绿化的升级整治、墙面的统一调整、细节的设计处理等工程。并考虑二楼以上的和谐跟进,解决布局的合理性、风雨的遮挡性、使用的合理性等现实问题。第四,努力汇集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通过活动展示、成果汇编、开放交流等形式,充分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果,使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形成特色的强大影响力。

(六)加强对外开放

在开放办学上,以平和开放的心态,加强对外交流和联系,形成机制、创新载体。继续做好互助共同体工作,加强与共同体成员学校之间的文化融合,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上下功夫。继续开展与区域内兄弟学校的教育学术研讨和交流。搭建平台、创新形式,促进校际之间研究共同体的成长,通过培育,争取形成区域内校际研究、合作的品牌。加大与杭师大、浙江美院等高校的联络,尤其是借助高校学术和科研力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学术含量。进一步做好第二课堂工作和社区开放工作,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七)保障办学条件

基本建设。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加大硬件投入,力争配齐配足现代教学设备,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按“规范标准、统筹调配”的原则,在确保集团内资源均衡分配的前提下,以求得二个校区的均衡发展。加快两校区“校园文化整体提升“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图书馆建设。按标准进行完善。每学生拥有图书50册以上,报刊种类达到150种以上,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达到300种以上。音像资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的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校园网建设。按《优秀教育类网站评测标准》进行整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财政资源。严格财务制度。合理安排资金支出,控制各项费用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数额,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严格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后勤服务。以建设优美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己任,形成一支人员精干、爱岗敬业、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总务工作队伍。安全保卫。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开展和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继续加强安全整治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师生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事故防范、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十、校园发展规划的实施保障与评价

(一)关于本规划的实施保障

上述学校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为切实保障本规划的实施,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切实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要组织、协调教师代表会、工会、团支部及有关的教师组织,认真学习,充分讨论,对本规划的制订、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形成全校教师共同的认识。

——学校行政将根据本规划的要求,将发展目标分解成若干不同的具体子项,落实到学校各部门,作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并采用相应的检查考核手段。

——规划的有关指标,由于涉及到上级部门的决策和有关的政策,学校将及时请示、汇报,以求得最大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关于本规划的评价

本规划的评价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规划实施前将送教育局,由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评审,学校将根据综合评审的意见,并广泛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最终由学校教代会批准,形成正式文本。

——规划实施过程中,将按阶段进行每个学年自评。学年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力量对照规划要求,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自评,报教育局督导室备案,并根据督查的意见进行整改。

——规划实施完成时,学校将接受教育督导部门的联合督导和验收,以综合评价本规划实施的情况,并接受督导部门对学校三年办学水平的终极评价。

十一、附件

 《杭州市东园小学和雅课程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