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课题的“题目”

 

 

1、为什么要进一步研究“题目”问题

在挖掘和分析真实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一个合适的小课题研究题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们千万不要轻视这个小小的题目,从表面上看只是个题目而已,其实它是对于整个小课题的简要规划,从题目上可以反映出研究者对于整个小课题研究目的、方向、内容、重点、方法等方面地把握,可以说是“小题目折射大问题”。如果题目含糊不清,那就意味着:①研究方向不明、②研究内容不清、③研究重点不准,可想而知,研究过程必定是盲目无序,最终也就谈不上什么成效了。所以说,确立一个合适的课题题目,对于后续的其他环节至关重要。

去年4月小课题研究培训以后,应该说绝大部分学校热情很高,积极组织教师申报,通过汇总分析发现,全市申报的题目存在不少的问题,或者说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小课题研究的质量,所以有必要专门研究小课题研究的“题目”的确立问题。

2、小课题申报发现的问题分析及修改建议

问题1:题目过大。涵盖的研究内容较广,不适合于教师在短期内研究、解决问题。

【举例分析】《规范办学行为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①哪个学段、年级、学科?

尽管申报学校是初中,但是应该在题目中加以明确,如果作为教师课题,还应该对年级、学科加以具体化;

②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

校情不同,研究的资源、能力、特色、策略也不尽一致

③根据自己的情况,应该抓住自己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点”来立题。因为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复杂,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也很多,应依据校情、教情、学情,确定自己学校提高教学效率的切入点、途径、策略等。

【修改建议】如果作为校级统领性课题(你想让教师都围绕这个主题选择题目),建议作如下修改:《农村初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即便这样,对于学校而言,这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为其中可以包括:学校资源配置、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管理措施等等因素;可以包括各年级、各学科等情况。建议缩小研究的“点”,从一个更小、更适合于学校或教师驾驭的“点”入手。是否可以这样《农村初中提高初三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其实还不行,还能再缩小或分解《农村初中提高初三语文讲读课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题目越小,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少的人力,快速地解决问题。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大优势。

【类似问题的题目】9111317192425414875808283848588120126128136137141150152157161180210221222227

问题2:句式不规范。没有运用简洁而肯定的语句点明要研究的重点或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正规的课题题目。

【举例分析】《让复述不再是背诵研究》。

一般情况下应用表示肯定意思的陈述句点明要研究的重点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能用否定句、比喻句或祈使句等。小课题研究题目应与论文题目区别开。

【修改建议】《增强复述的情趣性(或实效性)研究》或《提高复述口语化研究》

【类似问题题目】45676971107108116121123162232

问题3:意思重复。不能准确简洁地表述研究的内容、方法等。

【举例分析】《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方法训练及探究》。

题目中“书面表达”与“写作”、“训练”与“探究”在意思上有些重复。

【修改建议】《初三(或其他年级)英语书面表达方法训练研究》

【存在类似问题的题目】2342

问题4:表述不完整。说半截语,作为一个课题题目,在意思上感觉不完整。

【举例分析】《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

①在哪个年级、哪个学科中培养?因为低年级(起始年级)和中、高年级的学情是不同的,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也是不尽一致的;

②尽管“良好的习惯”是默认的,但为了严密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最好加以强调。

【修改建议】《培养小学生(最好明确年级)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研究》

【存在类似问题的题目】419212644506774103105106127138181182

问题5:文字表达有问题,表现为三种情况。

①由于表述不到位、不具体。(关键词、学科),使课题变得太大(无意间扩大了内涵和外延,人为地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举例分析1】《问题意识的培养实验与研究》。

问题意识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的抽象概念,就其内涵而言,包括: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题等等的能力与习惯,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学生的学习氛围等诸多领域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最好结合学段、年级、学科、学情等因素,再将其明确化、具体化。

【修改建议】《在初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此题目仍旧很大,还可以再缩小)

【举例分析2】《小学英语课堂听力研究》。

研究的是学生的“听力”,还是研究“怎样提高听力” ?很显然容易产生误解。

【修改建议】《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听力的研究》或者《小学四年级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研究》

【存在类似问题的题目】515968100119129143208216228229236237

②或表述别扭,使得意思含糊不明

【举例分析1】《数学信息窗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修改建议】《“信息窗”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作用的研究》

【举例分析2】《行为习惯养成二十知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修改建议】《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二十知”的实践化研究》

【举例分析3】《关于英语兴趣激发、持续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修改建议】《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③表达不够精炼

【举例分析1】《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自助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①“学习方法”暗含了“学生”;②教师开展的小课题研究即实践性研究,没必要说成“实践与研究”。

【修改建议】《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自助性学习方法的研究》

【举例分析2】《初中数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①“初中数学”为主语?②从前面的文字看,此处的“策略”即为“教学策略”。

【修改建议】《提高初中(几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问题6:逻辑有问题。

①或前后分句逻辑关系颠倒,使得研究重点不明确

【举例1】《构建主题课堂,实施主题阅读研究》。

是否想表达这样的意思: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特色化的课堂教学类型。

【修改建议】《实施主题阅读,构建主题课堂的研究》

②或逻辑关系不清,关键词“前”“后”交叉并存

【举例2】《对小学生厌学与不写作业问题原因探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不写作业”就是“厌学”的一种表现。“厌学”与“不写作业”不是并列关系的概念,而是从属关系。要么研究“厌学”,要么研究“不写作业”。

【修改建议】《小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③或逻辑关系混乱,不能正确表达意思

【举例分析3】《初中政治时政教育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①初中政治时政教育?(应该厘清“初中时政教育”、“初中政治学科教学”)②××教育与学科整合?(应该是“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的整合)

【修改建议】《初中时政教育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举例4】《作业设置过程性与知识性在实践中的融合》。读不懂要表达什么意思?

问题7:研究方法是否切合教师科研实际

【举例分析】《精选史料,创设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①创设情景教学?②是采取实验法,还是采取一般教师能驾驭的行动研究法更切合一线教师的教学科研实际?(实验法较行动研究法复杂、严谨,不提倡但并非是不让教师采取实验法。建议教师先从行动研究法开始,等有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后,再适当选用实验法开展小课题研究)

【修改建议】《运用史料创设初中历史教学情境的研究》。①调整词序,②去掉“实验”,③换词去标点,贯通语意。

【类似问题的题目】5257

问题8:不属于教师科研课题。【举例分析】《包装袋上的化学》。

是否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做的“小课题”(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题目)。

问题9:多位主持人(139

【修改建议】保留1位吧

3、确定小课题题目注意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是要先有一个通盘考虑(前提)

尽管确立题目是小课题研究的第二步,但是必须明确:题目的确立要基于对于小课题研究的整体规划。也就是说,我们在确立题目之前,首先要针对从自己的实践工作中挖掘出的真实问题,整体规划一下整个小课题研究,尤其要仔细琢磨一下研究的①目的、②方向、③内容、④重点、⑤方法。明确并把握了这些问题之后,再来确定题目,才会把题目定准确,进而把之后的整个研究工作定准。

二是要确定(界定)好关键词(要素)

一个标准的课题题目往往包含五个关键因素:研究方向、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方式或方法。也就是研究范围、对象要界定清楚,研究内容与重点要明确,关键词要提炼准确,整个题目的表述做到意思完整、语言简洁,即体现明确、准确、完整、简洁四个基本特点。

【例】《低年级/语文/集中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172

①明确。点明研究范围(学段/年级/学科)。“低年级语文”。

②准确。突出研究重点(内容/重点)。“集中识字/教学策略”而非笼统的“识字/教学”。

③完整。一般格式为《××××××××的研究》。没有特指的情况下,一般采取的是行动研究方式。如果采用其他的研究方式或方法也可以在题目中点明,如:××××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研究,××××的个案研究,××××的比较研究,等等。

④简洁。表述明确、准确、完整并不是说越具体越好、越详细越好,提倡运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准确、完整地表述。

三是要采用表述肯定意思的陈述句(句式)

小课题的题目不同于文学类文章的标题,可以艺术化、情趣化、意境化,也不同于阶段性成果(如:论文、案例)的标题,可以在体现研究主题的副标题上面加上一个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的语言活泼的正标题。因此建议:

①不采用“走进文本”“切近生活”“我能行”等口号(倡导)式题目。

②尽可能不采用“让学生的看图写话一点点丰富起来”“让复述不再是背诵”“让学生不惧怕作文”等祈使句式。

四提供几个较为标准的小课题题目

【例1】《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政材料搜集与应用的研究》(1)(或修改为《运用时政材料辅助初中政治课教学的研究》)

【例2】《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形式与实施策略的研究》(87

【例3】《自助餐式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111)(做好再进一步明确哪个学科)

【例4】《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研究》(140

【例5】《小学英语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146

【例6】《三年级语文易错生字归因及对策的研究》(173

【例7】《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策略的研究》(206

【例8】《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213

 

转自http://jys.lzedu.cn/tang/showart.asp?id=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