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艮山中学9月“回归”老校区 2016年计划招生360人

杭州网讯 悠悠贴沙河畔,坐落着一所走过半个世纪历程的高中——杭州市艮山中学(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学校创建于1964年,50多年发展历程中,艮山中学根据办学模式的转型和招生规模的改变,多次迁址。2016年秋天,艮山中学将由城北回龙路校区回迁,全体师生返回位于体育场路1号的老校区,开启全新的教学历程。

    五年迁徙办学 今年九月艮山中学“回归” 新校亮点多多

    学校地处城市中心,东依环城东路、贴沙河,西临建国路、武林商务圈、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南环凤起路、西湖,北靠体育场路、京杭大运河。交通便捷。

    校园实现空调全覆盖,教室率先采用环保美观的玻面砖;校园主体建筑全部采用高级环保的铝扣板;由于校园毗邻高架和城市主干道,教室窗户选用了静音效果显著的双面中空钢化玻璃。

    此外,校区还实现了“一卡通”功能的贯通,真正做到了选课、走班、考勤、签到、就餐、信息查询等全覆盖。校园为每个学生设立了智能书包柜,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拥有独立的“小空间”。

    据介绍,各类专业教室配置完备,为学生传媒、科技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全新的实验室器材,为学生的实验学习研究提供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实验条件。学校设置了先进的科创中心、现代的录播系统以及数十个练琴房,数间多功能教室和多功能实验室。

    全新智能一体化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新校区同时实现了无线网络WIFI 360度全方位覆盖,并使用了根据教学要求的智能化上网认证行为管理。

半个世纪发展 高校助力 特色办学优势明显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艮山中学确立了适合自己的办学发展道路。

    2006年5月,下城区人民政府与浙江传媒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挂牌成立。

    科技传媒特色是学校对外的一张金色名片,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学生达1800余项次。近几年学校高考成绩屡创佳绩,尤其是在浙江省艺术类专业考试中成绩斐然。

    艮山中学校长朱林春曾提出了“技艺融通”创意人才培养目标和“优势、优化、优秀”三优自我激励策略。

    她表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各有千秋,侧重点不一,尊重学生的不同,让他们发现自己内心最喜欢的和需要的,从而实现最大的可能。

    技艺,既指技艺、技能本意,有一技成天下行的含义,又是科技和传媒的特指。

    “技艺在身,科技与传媒融合,这样的创意人才是当下以及今后一直所需的人才。”朱校长说。

    艮山中学副校长胡剑慧校长介绍,2007年起,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在高一开设媒介素养课和传媒类基础课程,将传媒类专业课纳入课表。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及高校导师的建议,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效果非常不错,很多学生从不了解自己的潜在特长转变到了发现兴趣并为之努力。”胡剑慧说。

    与此同时,学校与浙传深度合作,组建学生社团,与浙传的动漫社等社团交流学习,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选择,较早的实施分类教育。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个性化特色发展的道路非常鲜明。

    优高新兵! 2016年艮山中学计划招生360人

    2014年2月,艮山中学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自2015年起,被列入杭州市普通高中第一批招生,成为杭城人心目中的优高、重高。

    艮山中学校长朱林春校长,能被列入第一批招生,实现了几代艮中人的梦想。“这不仅使艮中学子更加自信阳光、老师开展教学工作更有动力,这也成为了学校后续发展的坚定力量。”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90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省市区教学名师48人,占教师总数55.8%。另有多名教师获国家、省、市教育教学科研奖项。

    据了解,今年学校计划招收8个教学班,招生人数为360人。相对去年来说,稍有调整。学校严格按市物价局规定的公办学校收费标准收费。学校不招收住校生。

    今天的艮山中学,以打造“技艺融通的创意人才”为培养目标,践行“优势、优化、优秀”的自我激励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