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发展路  合奏和谐曲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统战工作总结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在职教职工123人,其中共产党员41人,民盟成员7人,农工党和民进党成员各1人;离退休教职工91人,其中共产党员25人,民盟成员9人。学校设有民盟支部,共有16名盟员。

我校统战工作在下城区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中央有关统战工作的文件和领导讲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始终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中心,结合教育局提出的“高位运行,重心下移,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要求,在做好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提升凝聚力工程品位的同时,积极营造学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民主氛围,探索支持党派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为局提供党外后备干部人才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现将学校党总支在统战工作中贯彻下城区教育局党委“规范五项制度,确保四个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四个坚持

学校党总支组织支委、党员、中层以上干部和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党总支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党建园地》栏目,还设立了《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两个分栏目,内容有统一战线理论、文件、领导讲话、相关文章、民主党派介绍和学校有关活动报道,在互联网上宣传统战工作,提高了广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和教职工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在统战工作中,学校党总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二、建章立制,切实执行五项制度

为实施凝聚力工程,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学校党总支把统战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认真执行下城区教育局党委的五项制度,为进一步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规范的联系制度:学校党总支在把党派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同时,建立党总支书记与党派负责人每月一次定期与不定期的联系制度。党总支与党派的结对制度规范有序:党总支书记参与党派组织生活,及时了解、沟通与党派成员之间的联系。同时党派成员参加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行政会议、教代会,学校的职评、考核等一系列组织也注意民主党派成员参加讨论,参与学校的一些重大事项决策会议、党的组织生活和讲座也有选择的请党派同志参加。如民盟支部主委董浩然老师参加学校行政会议,盟员胡剑慧老师作为校长助理参加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在最近即将开展的第二届梯级名师评选中,董浩然和胡剑慧经行政会议讨论确定为推评小组成员。通过加强与统战对象的的联系制度,一方面促进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凝聚了人心,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了意见建议,增加工作透明度,确保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正确性,真正营造了学校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形成合力,为同心同德搞好学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2、深入的活动制度:党总支始终把统战工作列入支部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党总支书记每年4次积极参与党派活动,交流党组织生活和党派组织生活活动情况和内容,共商学校大事和教育教学活动情况,沟通党组织与党派的联系,密切了与党派成员的关系。

3、务实的沟通制度:学校党总支每半年召开一次学校工作情况通报会或工作活动恳谈会,请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谏言献策,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1月份与民主党派成员座谈交流,党总支书记每年上下半年至少二次与校民盟教师座谈,如及时通报学校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办学的进展情况、学校征地拆迁工作进程和学校发展规划,听取党派人士言献计,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到学校谋发展中来。党总支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也注意听取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党组织活动信息及党派活动信息上互相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发展。

4及时的反馈制度:党总支对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实行一周承诺制。无论实行如何,一周内必须反馈。

5适时的走访制度:学校对离退休的民主党派成员实行走访制,党总支及时了解关心离退休党派成员的冷暖,尤其是对重病的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与他们多聊、多谈、多沟通,把党组织的温暖和学校的发展情况带给他们,与他们共享成果。

三、扎实工作,确保做到四个落实

1经费落实:为保证党派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实行局校两级经费保证。局按规定每年年初下拨给基层各党派人均50元的活动经费,学校再按人均50元的活动经费给予补贴,学校党政领导带经费参加党派活动,遇到特殊情况学校给予经费支持,使党派活动顺利开展。从06年开始实行党派负责人每周适时的课时津贴,以保证党派负责人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凝聚力工程建设。

2人员落实:学校设统战工作联系点,由学校办公室主任负责党派联系工作,学校党派成员和无党派教职工的有关事宜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起到上情下达,桥梁纽带作用。党总支还通过工会组织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学习理论中,工会及时召开一些主题活动(如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时提出“知荣辱、强师德、育新人-----艮山中学教职工座谈会”),组织工会干部和教职工代表畅谈学习体会,杭州电视台《要闻报道》和《青年时报》都作了报道。工会广泛开展了慰问活动和适合在职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的丰富多采的活动,把全校教职工(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团结在党总支周围。

3时间落实:学校尽量调整党派成员课表(如周一下午所有盟员都不排课),保证他们参加支部组织活动有时间,特别是党派负责人,如遇会议都由党总支书记批示,由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等部门作临时调整,保证他们的会议和活动时间,真正做到特事特办,服务到位,为党派成员提供充裕的活动时间参与党派活动和社会活动。

4场地落实:学校为民主党派组织提供专门活动场地,中共党员活动室也作为党派活动和交流的专门场地,让党派同志及时了解共产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和党组织活动氛围,既能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多党的沟通和联系,又为保证党派活动质量提供条件。

发扬民主,积极搭建党派活动平台

党总支认识到搞好统战工作、积极支持党派活动是学校安定团结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民盟支部围绕当前形势和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了许多活动。民盟成员认真参与区委统战部的调研活动,写出调研报告《中小学生迷恋网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防范措施》,受到区领导的好评;胡剑慧老师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民主党派凝聚力》编入杭州盟讯杂志和下城区中青年干部培训论文集,胡师慧老师在区委统战部组织的“凝聚力工程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艮山中学支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一文被民盟杭州市委评为2007年度“宣传民盟好新闻”三等奖;民盟支部每年至少两次的学习会,特邀局、区和市相关领导参加会议,得到各级部门的通力支持和赞扬(如在064月份召开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特邀区委统战部张副部长和王梅影秘书长参加座谈会;9月份召开《江泽民文选》学习会,邀请区委统战部张副部长和王梅影秘书长、区教育局组宣科顾蕴文参加会议;071210日学习十七大文件,杭州市民盟市委王英秘书长、区教育局工会主席、党派联络工作的顾蕴文、统战部秘书长王梅影应邀出席了会议,08130日,召开了新春茶话会,应邀出席的有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余部长、区教育局李科长、刀茅巷社区李书记等);民盟支部与刀茅巷社区共同组织“杭州市第三届邻居节”和“吾爱吾家”活动,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民盟支部还与刀茅巷社区特困生杭七中陈园和青春中学金俊结对,送去复习用书、上门辅导功课,在节日里给他送去粮油、水果等物品,鼓励他们立志成才,受到社区居民的赞扬;盟员胡剑慧老师作为区人大代表,担任区人大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委员、区人大教科文卫民宗侨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第十三次妇代会代表、杭州市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监督员积极参与视察、接待选民、执法检查、督办提案等活动,现在又当选为民盟杭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06年又当选为下城区人大代表,盟员董浩然老师被推荐为下城区政协委员,盟员董浩然、赵竞、刘颖、胡师慧、郑惠君、方润巧、胡剑慧荣获区各类荣誉称号。学校为党派成员和无党派教职工的发展塔建平台,使他们在学校有所作为:每年极大多数盟员都被学校评为各类先进,在职盟员均为高级教师,全部被评为区首届骨干教师,极大多数盟员又被区教育局评为各类“星级教师”。

在下城区教育局党委领导下,学校统战工作围绕凝聚力工程建设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评价:076月和081月,区张红舞副主席和余仲民部长分别来访,对统战工作给予了肯定;年底,周松庆书记和董浩然主委在市民盟会议上作了成功经验介绍;区教育局党委始终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及时肯定。成绩的取得、社会效益的扩大、领导的肯定,更增添了我们工作的激情和动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拓宽活动渠道,加强沟通合作,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为发挥好统战工作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区统战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做出新贡献。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党总支

                               2008 4 9

 

 

 

此文于2008410日在区教育局党委组织召开的党派负责人及部分党支部书记会议上代表中共党总支作典型经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