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一汪滋润心灵的文化清泉
德育“危机”的实质是学生精神资源的危机,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存在着学校价值引导和学生道德建构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德育声嘶力竭和学生体验冷漠乏味的反差,学生的心灵趋向与教育的意旨常常走向逆反。因此,教育要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寻求良性的心灵秩序。
案例一:真情互动,感受心灵的美丽
下城区残联理事长、潮鸣街道残联负责人、刀茅巷社区书记、以及浙报、杭报、钱报、青年时报、今日早报、杭州电视台一套、三套、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共同见证了学校为他举办的特殊的开学典礼。在典礼后,学校还安排了精彩的“心灵之声”为主题的演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在临时搭建起来的舞台上为全体师生们献上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这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艺术家用自己坚毅的品质和丰硕的成果,使同学们饱尝了一次精神大餐。
陈彬同学进校后,班级同学特意举行了一次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用多媒体视频、热点讨论、诗朗诵等形式传递爱心,还向全年级师生发出捐款倡议书,为陈彬同学上网学习筹集资费。中秋节,青年教师团员、班主任、年级组长、同班同学拿着鲜花和月饼去病房看望陈彬同学,并为他辅导功课和电脑上网技术。在年未辞旧迎新的文艺汇演中,老师和同学为陈彬精心设计了一个节目:在背景音乐《感恩的心》的现场气氛渲染下,陈彬同学上台表演诗朗诵,与台上台下的同学们一起联动演唱,全校师生在真情互动的温暖热潮中,感受着心灵的美丽,人间的灿烂,生活的美好。老师和同学还两次上门为陈彬同学排练。陈彬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演出的那一天,终因身体情况不佳,未能如愿。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同时,也祝愿他更加坚强,学校的精彩活动还会为他敞开。陈彬同学的自强精神和师生的爱心情怀,是艮中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双赢,是学生精神乐园中的心灵秩序,是纯洁、向善、审美的品质财富。
案例二:花样年华,青涩的情感该如何梳理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始终是成人们难以琢磨的敏感区,但又是不能不予以关注的活跃地带,如何有效地开展青春期教育?学校
主持人问:“如果出现情感上的一些困惑,你会不会找
主持人问:“你们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什么感想?”
有学生接着回答:“其实,
还是讲些出现了问题如何处理?或者说传授一些技巧问题吧!”
在场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惊叹学生的大胆和直率,同时,也觉得学生所言
在理。
主持人问:“如果男女同学间已经出现了那么一点“好感”,该怎么办?”
有同学说:“应该理智地了断,年龄不合适。”
有同学说:“在一起是快乐的,就应该顺其自然。”
有同学说:“让美好存进冰箱里,以后再说吧。”
主持人让学生对三种观点进行表态,第三种观点最受欢迎,当然,支持其他两种观点的人也不少。
最后,
案例三:喜乐“六一”,让学生灵感奔放,笑脸绽放
“六一”是少年儿童的快乐节日,2005年的儿童节又恰逢杭州——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之际,学校举行了大型迎“六一“广场庆祝活动。为了让学生“我的节日,我作主”,激发聪明才智,激活快乐因子,以学生“自煲、自娱、自乐”的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节目。学校根据学生上报的项目,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和喜乐游戏的平台,共分为动漫秀、跳蚤市场、科技展览区、游乐区、超级男生女生歌手秀五个场景,营造喜庆的氛围。活动以“师生同乐”的拔河比赛揭开序幕,有两位学生以激昂的情绪和优美的文字为整个场面各项活动串词解说,气球、飞标、飞碟在空中缤纷色彩,歌声笑声欢天喜地,活动有声有色,充分舒展了学生的心灵,展示了学生的才华,秀出了我校“阳光教师”、“快乐少年”的风采。
案例四:零距离感受西方文化,民族意识、国际意识一个不能少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将越来越平民化、经常化,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中,如何恰当地把握民族意识、国际意识,是一个新的德育课题。
(1)寻觅杭州名胜古迹,体验西子文化风情
学校安排德国师生游览河坊街,领悟胡庆余堂中国国药的神韵;驻足浙江博
物馆,体会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品味浙江茶叶博物馆的龙井茶,惊叹于龙井自然景观的和美;夜游西湖,陶醉于西湖夜景的湖光山色梦境中。还安排德国教师专程去中医院享受中医推拿的曼妙滋味,去南寻古迹追溯前人的创造,叩问历史的沧桑。德国师生感叹中国人聪明,中国处处有文化。
(2)深入学生家庭,体会东方生活方式
学校对接待学生进行了一一家访,对接待学生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英语培训、
德国文化和礼仪教育,以充分的、扎实的准备工作,迎接德国师生的到来。学生和家长以真诚和热情展现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体会点点滴滴的中国家庭生活,还组织了家庭郊游的方式,丰富德国学生的“中国”感悟,通过一对一的深入生活,中德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日益加深,有德国学生甚至说:“将来要来中国留学,来中国工作”。
(3)中德学生一起听课学习,兴趣盎然
学校特意为德国开出了8堂双语教育课,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质疑,共同讨
论,兴致很高。特别是劳技课中编制中国结,篆刻印章,绘制脸谱,双方学生互帮互学,非常投入。体育课中的中国武功,更是德国男学生磨拳檫掌、张牙舞爪的快乐时刻,他们也纷纷拿出德国民间绝活手把手地教中国学生,喜悦和兴奋的情绪弥漫在整个校园和教室。
(4)文化激情广场活动,中德学生秀出了风采
一场别开生面的以“三漂流”文化节为主题的激情广场活动,为持续了9天的中德学生交流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活动中,学校校长与德国赫尔兹戈林根·宣布赫高级一级中学的校长签定了有关两校师生交流、教育合作的意向协议书。之后,便是来自学校师生们精心排演的文艺节目,有歌曲联唱、戏曲音乐、书法艺术、诗歌朗诵、民族舞蹈、动漫秀等等。最吸引德国学生的还是书法表演,当“小书法家们”穿着民族服装,女孩子辫着长辫子,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妙音乐伴奏下婉婉书写时,好奇的外国学生都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近距离观看。德国的师生们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纷纷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有魔术表演、师生同台的乡村舞蹈、用中文唱起了《两只老虎》、《茉莉花》等等,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而由中德学生共同参与的游戏“齐头并进”,再一次演绎了两国学生的友谊,他们齐心协力向一个目标前进,引起了在场师生的阵阵叫好声,联欢活动引向了高潮。
将近尾声时,中德学生互赠礼品,还同台演唱了《友谊地久天长》。异国学生间的情谊,在那一刻默默地相溶了。
中德学生还一起举行了“乐翻天”篮球赛、足球赛、跳大绳比赛,一部分德国师生还与中国师生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活动将成为中德学生难忘的记忆。
(5)激情难相忘,相逢总有时
7月份,学校38位师生将再一次带着中德交流的余热,承载着德国师生的一
次次热情邀请,赴德国回访。七月的德国是世界杯的海洋,激情的欧洲之行,我们同样得到了德国师生友好接待和精心安排,又一次近距离呼吸到了西方文化、世界文明的气息,收获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