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研究者——核心素养下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4月10日上午9时,杭州市教科所俞晓东所长应邀到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三楼会议室作主题为“成为研究者:核心素养下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的报告,朱林春校长主持了本次报告会,我校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俞晓东所长围绕当下教师科研的实际情况、教育科研的意义、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具备科研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三步法则。首先,俞晓东认为研究小专题是教师成为研究者需迈开的第一步。教师以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型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可由小而专,由小而深,由深而实,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关注教育热点是教师成为研究者需迈开的第二步。如今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新课标的“源头”,是中高考评价的“核心”,这就要求学校要与时俱进,寻找提升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路径,探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以此教学,使学生言行之间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素养和学科素养。同时俞所长指出当今的时代是技术的时代,人工智能对教育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机制的改革,“微课”学习、大数据创新应用、教企合作等是教学的大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最后,俞所长指出系统设计是教师成为研究者需迈开的第三步,要求教师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从问题入手,借鉴方法,总结经验,善于积累,在一次规划后,逐步到位。
在教育学术体系的大环境下,此次报告会,对于教师科研意识的形成,科研方法的掌握,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教育科研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