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朵金花的烂漫
-------记杭州市“巾帼文明岗”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艺术组
音乐中动听的旋律、舞蹈中优美的姿态、美术中绚丽的色彩,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用艺术来表现。艺术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已成为当今时代共识。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艺术教研组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运而生,由音乐、美术两个学科组成,担任全校音乐、美术、传媒相关选修课程及艺术团的教学任务。现有4名专职教师和多名兼职教师。
这4名女教师如同四朵金花在校园中烂漫绽放,傲霜的腊梅---几年的摸索,孕育出有效的媒介课程模式。
胡剑慧(音乐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分管学校体卫艺、传媒特色工作的副校长。曾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杭州市教育系统教坛新秀;杭州市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下城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教科文卫民宗侨委员会委员。现为省名师、学科带头人;民盟杭州市委委员;下城区政协委员
花絮:06年我进入传媒实验中学的同时走近了我将分管的一部份工作--- “媒介素养”校本课程的建设。那天我悄悄地在坐满学生的多媒体教室后面的角落坐下,“欣赏着”有传媒学院教师的教学声、学生的讲话声和不定时班主任训斥声形成的一首不和谐的交响乐。如何使这些噪音改变成乐音,是我这位分管校长需要探索的新课题,如何开设好每周一节媒介课程,使有艺术类特长的学生不仅获得真正艺术素养上的提高,更为进入艺术专业延续深入发展的大专院校做好铺垫工作,成为我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研究、改革,学校这几年学生参加艺术类高考专业过关率分别是:美术类100%;舞蹈类100%;音乐广电类98%。其中2008年张宇佳同学的音乐专业成绩取得浙江省第17名;2010年童思雯同学的美术素描专业获得浙江省第1名;同年学校参加舞蹈类高考的学生平均分超过浙江省联考平均分成绩30多分。2012、2013年更是有顾凯萍同学获得了浙江省表演专业中以专业、文化综合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还有部分同学进入了浙江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重要大学。以下这张表格可见媒介课程改革已经初步体现出它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变化过程
内容 时间 |
2006年 |
2007年~2008年 |
2009年~现在 |
上课形式 |
集体上课 |
分课程走班上课 |
分课程走班上课 |
年级、课时 |
高一全年级; 每周1课时 |
高一全体参与;高二部分;每周各1课时 |
三个年级,每周各1课时,
|
课程内容
|
音乐鉴赏 |
主持播音、表演、形体、动漫制作 |
主持播音、表演、形体、动漫制作、素描、声乐、编导 |
教学目的 |
培养兴趣,完成高中选修课学分 |
培养兴趣,完成高中选修课学分,发现特长生 |
每个年级不同目标和发展方向 |
授课教师 |
传媒学院教师 (不固定) |
本校部分艺术教师 传媒学院专业教师 |
本校全体艺术教师、个别其他学科教师、传媒教授级专业教师 |
学生意愿 |
被动接受 |
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开设课程报名上课 |
在9月份对新高一每位学生进行各类专业测试,测试成绩和学生兴趣相结合,确定专业上课 |
学生喜欢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
70%学生不喜欢,效果较差 |
80%学生喜欢,但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迷茫,效果一般 |
98.52%学生喜欢,效果好
|
和谐的三声部:
学生声部:我原本是一个内向的人,自从学了表演之后,我逐渐放开了自己,解放了天性,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与鼓励下,我建立了信心。现在的我乐观开放,积极向上。 ----王必成 (高三7班)
通过表演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我发现,它可以让我体验到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这可以让我体会到各种生活,从而更好认识现实中的我。 —— 宣明明 (高三1班)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成绩差强人意,没有特长。一直觉得考大学希望渺茫,直到有一天黄老师将我引进美术媒介课,给我的世界带来了一片光明和希望。 ——沈 君 (高二3班)
教师声部:每个人的能力不同,特别是艺术、广电专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先天条件好与差的问题,学校通过测试和兴趣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方法,我认为更科学、更严谨,教学内容也更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有了积极的镜前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艺术专业能力,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了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好。
-----刘力军(传媒学院主持播音学院副院长)
家长声部:孩子确定编导专业,有了目标,儿子的学习自觉性好了,成绩也一点点地提高了,由进校时年级中后段,到现在年级名列前茅。尤其学校的传媒艺术教育,真正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提高、学有奔头、学有快乐。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高三(7)汪鹤挺家长的来信
幽香的桂花
---媒介课程的改制,促使团队每位教师不断学习,默默奉献
陈恩佳(音乐教师):硕士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下城区首届初中骨干教师,下城区“教坛新秀”,并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长和优秀班主任称号。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级各类比赛,成绩优异。教育研究成绩优良,成果多次获奖,教学论文多次发表。
花絮:“陈老师,不认识我了,我是范彧,我刚从北京中戏参加专业考试回来。”眼前的姑娘着实让我吃惊不小,这就是高一在媒介表演课上的小胖妞?记得是07年的9月,学校第一次在周一下午尝试进行高一年级走班上媒介课,我上的是表演,范彧就在其中。对她来说,表演是全新的课程,从未尝试过,只为觉得好玩而来。但一次成功的学校元旦汇演让范彧不但喜欢上了表演,还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对我来说,表演也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没有课本,没有剧本,没有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怎样上课,怎样排练,怎样走上舞台,让我焦头烂额。先从书本开始,我查阅大量有关表演的书籍,编点教材应付课堂;再去电脑市场买碟,边看边学编点现成的小剧本,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最后是传媒学院播音系的刘力军老师和表演系的崔佳华老师向我打开了大门,允许我进入他们的课堂随堂听课,从台词、特长到小品,让我对表演有了全新的认识。
类似在“碰撞”中拓宽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的实例在艺术教研组时有存在。为了抓好梯队建设,不断促进教师团队成长;全组老师参与了分管艺术副校长主持的《普通高中文化班艺术特长和艺术特长班学生的培养实践研究》课题,该课题带动了艺术教研组上档次、上水平。为了挖掘教师自身的素质,为了更好开展校内专业教师的进一步合作。组内进行教学题为“情致”的双师教学研究,把音乐鉴赏和美术作画结合起来,把音乐和美术统合;为了加强学校和传媒学院之间的联系,每位艺术教师向传媒学院的老师学习第二艺术课程----形体、表演、动漫等。学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如带领学生参加传媒学院的新年晚会、传媒学院学生到我校社会实践演出,这些活动已列入学校的常规工作。
高洁的荷花----媒介课程的开设为我校学生提供更宽的人生舞台
黄静(美术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多次参加市、区教学业务能力比赛并获奖。下城区、杭州市“教坛新秀”、“学习型个人先进”、“星级教师”等称号,积极在辅导学生参加省、市、 区各类艺术比赛中也是多次获奖,被评为区优秀指导教师。
花絮:08年曾有9位考生,如果就纯文化课参加高考根本就没有希望,学校通过测试、多次开家长会、专业教师的分析,经过学校美术专业培训参加了艺术类的高考,6位上本科,3位上专科。其中A学生让我记忆犹新。
A是单亲家庭的男孩,父亲常年跑长途,没有时间照顾他,慢慢他成了不爱学习、沉迷于上网、玩游戏,脾气倔强的学生,为了他能收心学习,父亲砸掉了家里的电视、电脑,但收效甚微。老师面前他当面答应,转身就忘,对于批评更是斜眼相对。到了高三通过学习美术专业,建立了未来目标,A同学变化很大。高考时,因为美术高考专业的通过,使本来考大专都无望的他考进了美术院校。更可贵的是他懂得了感恩:“爸爸你年纪大了,跑长途很辛苦,我有了专业,以后再好好学习,和表哥一起搞服装生意,我养你。”
“教育爱”是人类深层次的爱,是理解是鞭策,成功实例更使我们艺术教师看到了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希望。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传媒艺术组教师用真爱使得这样的情景在不断的演绎、呈现。
绚丽迎春花---媒介课程的坚持,迎来了艺术团队的灿烂春天
韩枫(音乐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认真负责,专业业务能力强,除担任音乐教学任务外,还担任学校舞蹈团指导工作,曾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市、区艺术节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被评为下城区优秀艺术指导师。
花絮:“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在中国名曲中,我走进音乐教室。十六名学生使这并不是很宽敞的舞蹈(音乐)教室显得有些拥挤。看着他们在地上,从跪到坐到起然后再坐,蓝色的校裤有了些白色的“图案”。额头上隐约的汗珠在这深秋的夜幕中显得格外刺眼…我曾经有担心她们能否坚持下去,可从她们脸上的微笑和认真的表情,从她们一遍又一遍对着镜子练习动作,从每当一段动作能流畅、优美地跟音乐完成透出满足的眼神时,让我读到的是坚持的信念!有时她们不标准的动作让我忍不住笑起来,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我看到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茉莉花…..因场地原因,她们做动作时常会相互踢碰到,也有跌倒的,我刚想去扶,只见伙伴将她拉起,互相说着鼓励的话,我想她们也许得到的不仅是经验,还收获了更多…
排练当然很辛苦,但我见她们每次排练结束,个个都大汗淋漓,一只只小“黑爪子”摇晃着和我说再见,我觉得她们好可爱!外面早已街灯闪耀,满是归心似箭的人们,再看着她们背着书包的身影我真的很心疼…排练还将继续下去…我坚信,她们即将是一朵朵绽放的茉莉花!我一直坚信着…..
在我们学校艺术团成长过程中这样的花絮举不胜举,学校艺术团通过合理、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更快地提高技能,更多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参加了学校的男生舞蹈团,我感悟了许多,我觉得成功的背后真的是要付出许多的汗水。舞蹈训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与学习能力。我还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有组织纪律。---高一(5)王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终于等上了比赛的舞台。对于我们而言,一年多的汗水挥洒,已具有太多意义,从最初的相对懒散到最后关键时刻的全力以赴,我们从中学会的不仅仅是几个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那一份对待事物的坚持。-----高二(5)班陈莉萍
如何通过高品位、高规格的展示活动,展现学生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使他们充分地表达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无比热爱,使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进行美的启蒙、美的思考、美的创作与美的表达是学校促进艺术团成长的目标。正因有这样的目标,学校在06年之前艺术类获奖最好成绩只有区二等奖,但从07年开始学校组建了传媒合唱团、传媒舞蹈团、传媒美术、摄影团,通过短短一年的训练,学校合唱团就获得了浙江省西子合唱节铜奖,舞蹈团获得杭州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二等奖,美术、摄影团在杭州市艺术节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之后各项艺术比赛多次在省、市、区获奖,每年奖项20项以上,最高荣誉获得全国一等奖。
艺术,是心灵飞翔的绿地;艺术,是学生想象的翅膀。在传媒学院实验中学这座瑰丽的百花园中,让传媒特色办学的锦绣更加艳丽,让艺术的奇葩争相竞放。艺术教研组的四位女教师像四朵金花一样,勤奋编织着传媒特色办学的金丝玉带,努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艺术型创新人才。甘愿做音乐的天使,给学生们传播快乐;情愿为学生的画笔,让他们描绘浓墨重彩的美好明天。艺术的价值是无价的,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培养学生艺术才能其意义是无限的。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