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树——规划成长
侧记虞红明老师的《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讲座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2019年8月28日,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杭州市艮山中学)邀请杭州市源清中学生涯指导中心主任、浙江省高中生涯联盟特聘研究员,选考在线特聘顾问虞红明老师来校作讲座。
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他从2019年的志愿填报表作为引子,围绕学生如何填报志愿的实例开始,娓娓道来。一条线:怎样选择高校?虞老师讲叙了高校参访、手机游大学。另一条线:学生怎样选择专业?虞老师阐述了专业与职业的区分与关联性。讲到如何职业方面,虞老师联系到当前高中生正在进行的“选课”。那该何如选课是合适的?
认识自己:个性化的选择是尊重实际的表现,不再老高考那样“一刀切”,但是每个在认识自己方面都应该围绕学习成绩、兴趣特长、学伴和家长、职业性向等方面去考虑。同时也讲到在选课上,学校存在的局限性。生动的案例,精彩的讲叙引起下面老师们的共鸣与点赞。
寻找方向:虞老师讲到了杭州市2018年度”1+6”产业国际化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杭派工程师、5G+数字经济第一域等一些社会背景,也是高中学生在寻找自己方向要考虑的社会资源。同时,鼓励大家进行职业探索,职场咨询。因为选择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清楚了解对象情况,才能做最合适的选择。
验证自己:虞老师鼓励孩子们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生涯调查。同时可以亲身去体验一些职业,体验不仅仅是了解职业,同时也是验证自己。让平时停留在认识世界层面的东西提到改造世界的层面上来。
发展自己:如何找准方向发展自己。这一点,杭州市艮山中学做的很不错!这几年围绕“传媒科技“特色开展各种生涯教育。学生从高一开始选修课(美术,音乐,表演,主持播音,编导等)上发现自己的兴趣,高二选定专业进一步提升,高三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如今年的毕业生胡晨同学考上中国美院、姚家如同学考上了南广播音主持专业。很多孩子都是学校特色的”红利“者,不,他们同时更是善于发现自己兴趣并加以发展的成功者。
当然,专家的立意常常高于别人,除此之外,虞老师还从国家层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新高考?第一,3+1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的角度提出国家要高考模式进行改革。从2025制造,工匠精神等方面提出国家的人才观。第二,未来人才观:艺术+工科+编程。例举了马云、林光的故事讲叙未来的人才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第三为什么高中生要生涯规划呢?教育部高中发展同时也是职业调查的的结果。最后虞老师展示了杭州源清中学的源清智慧生涯系统。无论是选课系统、生涯档案、职业测评、还是高校招生系统都是为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学习和借鉴。
人生如树,规划成长。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天空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