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火,浅夏吟吟。在五月的最后一天,运河名师黄洁工作室成员来到了杭州国家版本馆,走进版本、走进典籍,感受中华文脉。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又名“文润阁”,文润阁畔,良渚遗址悠然。展馆建筑设计围绕“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用一道道青瓷屏扇,辉映着历史长河熠熠生辉,远观青绿,近观温润,不只是见证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滋养历史文脉的“甘泉”。

版本馆中的“版本”二字,内涵极为丰富。据介绍,中华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这里面有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也有包含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报刊、粮票,甚至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磁带、图书、报刊,乃至健康码第一行代码等。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文化载体,基本都算是版本资源。不同的版本载体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足迹,积淀着文化传承的精华,它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

“博览古今事,物藏世代珍”。在这里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载体的版本资源共同释放出跨越时空的生机和力量。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经久不衰,这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让版本资源活下来、传下去,让更多的创造得到铭记、流传后世,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的意义。

行知中学王传和老师:版本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文脉,蕴含着饱含时代与生活气息的特色文化。通过对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参观,使我对博大精深的版本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提高了版本意识,坚定了文化自信。

行知中学郑璐涵老师:古今中外凡是留有中华文明印制痕迹的载体都可以视为“版本资源”。不同的版本载体超越了具体文献的范畴,是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绵延至今的实物见证。版本仿佛是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一帧帧“截屏”,历史记忆中的“闪存”。置身馆中,通过版本,我似乎窥探到了那年、那人、那事的片刻记忆。推荐大家前往参观,慢慢学习,细细感受。

行知中学陈滢颖老师:从篆刻到书写到印刷,有礼器书卷也有杂志粮票,中华文明就由这些丝丝涓流汇聚而成滔滔洪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些传承下来的时代印记成为在孩子们心田悄悄生根发芽的种子,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感受到蕴含的精神与力量。

北苑中学林佳琪老师:起初被杭州版本馆的“青瓷屏扇”所吸引,版本馆的建筑特色极具江南风味。更为赞叹的是其展览本身。版本不止于古书典籍,杭州版本馆以中国古代文献、浙江文化名人为展览主线,同时还收藏了芸芸众生最具代表性的版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跨越时空交汇,感受古今历史动脉,长存中华文明,让文化自信指引我们更明确的前进目标。

十四附中学钱宝老师:作为浙江文化新地标的杭州国家版本馆,蕴涵宋韵风格、江南文化,发挥版本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功能作用,打造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新标识,构筑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畅游版本艺术,感受浙江文脉。

从过去到现在,从当下到未来,文化不仅有现实的温度,更有未来的刻度,让我们守护版本里的中国,赓续中华文脉,丰富精神世界,让文化之烛照复兴之路。

撰稿:郭婉丽

审核:黄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