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拱墅区特需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区域内融合教育成效,今日在杭州市湖墅学校内开展由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融合教育视角下特需学生的全支持策略”研讨活动,深化“融合+适合”的普特融合教育探索,提升普特融合有效性,实现增效提质的目标。

此次研讨活动共有@心未来班主任联合工作室、俞玉霞名班主任工作室、郤玲亚特级教师工作室、秦爱仙运河特级教师工作室与何萍名师工作室五个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参加,拱墅区资源教师与杭州市健康实验学校的老师线上参与此次活动。

首先,由湖墅学校三年级班主任曹招平老师带来了一堂别样的班队课——《一起玩真开心》。曹老师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始终坚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情景再现、适时提问点拨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孩子主动与同伴发起交往,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趣的班队课堂上,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一起互动,共享教育智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情感体验。

课堂观摩结束,教师们来到湖墅学校二楼会议室,聆听了湖墅学校生活适应教研组组长王萍老师的汇报《基于个别化教育支持的培智生活适应课的实践与探索》。王老师向在座的普通学校的教师们详细介绍了湖墅学校针对不同障碍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制定、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作为三年级副班主任,王老师还介绍了刚才班队课中学生的能力差异与优劣势分析,让普小的老师感受到融合不仅仅在普校,同样存在学生差异巨大的特校之中,对于融合教育有了进一步深刻理解。

活动的最后,在场的老师们基于融合教育理念,各工作室成员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的不同视角分享本次研讨活动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要强调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相互融合,形成有力的双向发展模式,今天的活动开启了双向融合的第一步,今后会有更多普通学校里的特殊孩子得到适宜的学习,实现拱墅区每名孩子的健康发展。因为融合,能让特殊学生变得更好,能让老师变得更好,也让普通学生变得更好。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有一部分孩子,他们虽然带着缺憾来到人间,却有着与普通孩子一样五彩斑斓的梦想。有爱无碍,用爱心浇灌迟开的花朵,融合而生,用温暖守护折翼天使,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会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