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学科项目实践,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23年12月14日,拱墅区“运河之声”课程教学节小学科学专场展示活动在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举行。


微观点分享

拱墅区小学科学教研员万嵩海老师作了题为《小学科学学业分项等级评价的区域教研设计》的微观点分享。他认为,区域教研设计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教师分项评价能力。当下我区在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方面的教研,逐渐形成了以“名师工作室的前瞻性研究”“学校教研组的智慧云教研”“长短学时的全员分层培训”的进阶化教研形式,以及指向“纸笔测评”“实践测评”“课堂教学”分项等级评价的模块化教研内容。万老师指出,面对分项等级评价的发展态势,学科区域教研还有迭代改进空间。

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杨翱杰老师、大关教育集团申花小学金海华老师从“如何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如何开展学科项目实践”“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各自的教学思路。


微项目实践

杨翱杰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我们来做“热气球”》。他借助视频让学生猜测热气球升空的原因,以便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当学生明确项目实践任务“制作一个热气球模型来解释热气球升空的原理”,以及可用的工具材料后,他们商定任务被成功完成的预期表现,即“成功标准”。随后,学生围绕成功标准来制作、测试热气球模型,并观察热气球模型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从而了解到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会上升。

金海华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她引导学生利用真实数据来修正八颗行星的关系模型。学生决定从“按比例缩小行星大小”“按比例缩小行星间距”两方面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并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关系模型呈现在长达5米的纸带上。对照成功标准以及同伴的模型,学生对自制模型进行评估。当他们认为修正后的模型可以获得满分时,金老师指出,修正模型时使用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因此模型无法反映真实的状况。为此,她将八颗行星的立体模型及其行星信息铭牌交给每一组学生,让他们放到模型间距再扩大1000倍后的场地里,以便体会太阳系的浩渺。


再构行与思

浙江省特级教师姚伟国老师以《基于项目学习理念的活动再构》为题,以“身体的联络员”等教学为例,阐释了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研究课中的再思考、项目学习的活动再构。他指出,项目学习可以从“是否提出和明确任务”“设计如何将思维可视化”“用制作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活动后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是否提升”四个指标进行观察。姚老师认为,今天的两节课环节流畅清晰、成功标准设计合理,无疑满足了项目学习的四个观察指标,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

正如万嵩海所总结的,在课堂教学中,来自教师的鼓励和指导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要素;在区域教研中,来自专家的鼓励和指导是教师研究获得成功的要素。


图文/钱艳婷 杨翱杰

审核/万嵩海 叶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