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如何利用模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感悟“模型建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本特征,并探索五、六年级新教材教学关键问题,2021年11月11日,拱墅区2021年下半年小学科学20学时培训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开展,区教研员万嵩海、叶晓林、小科特级教师姜向阳莅临指导,帮助教师聚焦科学核心素养,通过建构模型关注教学评一致性。“小学科学新教材关键问题解决”项目中级班学员参与现场培训,“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项目初级班及高级班学员在钉钉学科群中收看现场直播。

活动伊始,由省教科院附小的郑凯俊老师执教《用水计量时间》,郑老师从古代香钟延申至水钟,引导学生利用简易水钟模型理解水位与水的流速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古人如何用水计时,体会到古人的智慧,更加真实地感受水钟的魅力。

接着,由杭十四中附校的裘小青老师执教《我们的水钟》,裘老师全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重现水钟计时。学生在成功标准的引导下,进行五分钟计时水钟的设计、制作与测试,在一次次的调整中,加深了对水钟计时原理的理解,发展手脑能力。

最后,由两位教师进行说课并由特级教师姜向阳进行点评。两位教师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刻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姜向阳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课堂结构合理,设计思路清晰,符合模型教学的规律。同时,姜老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模型建构》进行分析,指出日常教学可以通过近似忽略、等效替代等方法进行模型的建立,并通过锚定问题、建构与修正、应用与拓展这些步骤建立模型。姜老师的讲座让在座的各位教师受益匪浅,对模型建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通过每一次活动中的课堂展示、观点碰撞、专家引领,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提升,帮助更多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摄影:张慧

撰稿:张慧

审核:郑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