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记京都小学跨学科统整教学研讨活动

跨学科统整教学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存在学科和学生之间的钟摆现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点,统合各门学科,还原被学科人为割裂的真实世界和生活情境,让学科知识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解决问题等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发展。两年前,我校率先进行基于国家课程的跨学科统整教学实验,研究成果广为人知,近期受邀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多元融合”跨学科整合研讨观摩会上作展示。市教坛新秀马林老师接受了此项任务。

316下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所副所长刘徽副教授带领30多位浙大博士、硕士、本科生、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语文研究员汪燕宏老师、科学研究员叶晓林老师等齐聚多媒体教室,观摩、指导由马林老师执教的一堂精彩的跨学科统整教学研讨课——《苔》。

上课伊始,马林老师播放了近期很热门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期《苔》的视频,将我们带入了“苔”的世界里。马老师让大家以各种方式诵读《苔》在朗读到“苔花如米小”时,马老师顺势问同学们:苔花是花吗?激起了同学们的科学探究欲望。接下来同学们通过用手持显微镜对“苔花”的观察、描述,画出“苔花”的特征,最后通过阅读资料卡,让孩子们了解到了“苔花”其实不是花,而是它的孢子囊。那袁枚大才子为何要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呢?马老师结合自己曾连续多年到贵州边远地区支教的经历,引领孩子们进入了情感体验的高潮——贵州的孩子们就是“苔花”,虽然生活和学习环境不好,但是仍然十分努力地绽放自己;老师也是“苔花”,执着于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希望孩子们一起学“苔花”,低调做人、积极向上、努力绽放,给别人带来快乐。最后,马老师指导孩子们制作了“苔花漂流瓶”和祝福卡片送给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在动人的音乐中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课后,马老师向专家和老师们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构思和设计,并虚心向各位专家老师请教不足之处。叶老师、汪老师、刘教授分别对本节课作了点评,肯定了本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之后基于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提出了专业的看法,对于如何精炼语言、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如何更好地进行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以及各个学科的无痕统整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鼓励马老师精益求精。整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让前来学习的老师和同学们受到很大的启发。

最后,京都小学洪俊校长对这次活动作了简单的小结。她回顾了两年多来,学校基于省规课题在跨学科统整实验中走过的几个阶段及取得的成绩,她还谈到了《苔》这节整合课磨课的过程。最后,洪校长代表学校对在座的专家、特别是刘徽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跨学科统整教学让京都小学这样一所曾经如“苔花”般默默无闻的学校,似牡丹般盛开在全国研讨的大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