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3月26日,“千课万人”全国小学“多元·融合”跨学科整合研讨观摩会在江南实验学校隆重举行。
“千课万人”是以追求品质、诚信、细节、文化为理念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会议品牌,多年来所形成的"研修文化"使得专业素养在这里蓄积,优质学校品牌在这里催生,战略发展蓝图在这里绘就,创新教育理念在这里闪耀,前沿的教改探索在这里呈现……千课荟萃,万人共享,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传播最前沿教育信息,提供最优质的教师会议资源。
今年,“千课万人”首次举办跨学科整合研讨观摩会,组委会盛情邀请洪俊校长在观摩会上作课程经验介绍,还要求安排一位老师上跨学科展示课。学校欣然应允,委派杭州市教坛新秀、科学名师马林老师执教。
为了将学校跨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成效充分加以展示,洪俊校长亲任组长组建了本次研究课的磨课团队,团队涵盖语文、科学、品德、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的骨干教师,还邀请了浙大教育学院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刘徽博士、区语文研究员、特级老师汪燕宏、科学研究员叶晓林老师参与了磨课。经历多次研讨、多次试教、多次头脑风暴,教学架构日益明朗……
3月24日下午,马林老师带着集众人智慧与心血的《苔》登上了“千课万人”的大舞台。他以《经典咏流传》中贵州师生合唱《苔》的视频,将我们带入了“苔”的世界。马老师让大家以各种方式诵读《苔》,在与诗人古今对话时,激起了“苔花是花吗?”的科学探究欲望。接下来同学们通过用手持显微镜对“苔花”的观察、描述,画出“苔花”的特征,然后通过一段生动的微课,孩子们了解到了“苔花”其实不是花,而是它的孢子囊。诗句“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的理解,马老师更是结合自己曾连续多年到贵州边远地区支教的经历,引领孩子们进入了情感体验的高潮——贵州的孩子们就是“苔花”,虽然生活和学习环境不好,但是仍然十分努力地绽放自己,希望孩子们也学“苔花”,积极向上,做最好的自己。最后,马老师指导孩子们制作了“苔藓漂流瓶”和心愿卡送给贵州山区的小伙伴们,在动人的音乐中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随后,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语文研究员、特级教师汪燕宏老师对马林老师的课作了精彩的评点。汪老师结合马老师试教时学生做的一份调查结果展开评点,盛赞马老师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课程的组织以及自身的经历上看,都是一位有情怀有智慧的好老师。同时,也高度肯定了京都小学这几年来在跨学科整合实践中所做的努力。
最后,洪俊校长隆重登场,向与会的专家、老师们介绍了杭州市京都小学自2015年初以来进行的一系列课程改革。《杭州市京都小学“水京灵”课程实施方案》践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学校“水文化”为引领,以省级规划课题为龙头,将德育活动、学科教学和校本课程等有意义的学校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多层次、高融合、重个性的,彰显“多元、融合、创新”课程目标的新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以基于国家课程的跨学科统整实验最为突出,以学生发展为基点,统合各门学科,还原被人为割裂的真实世界和生活情境,让学科知识的教学服务于学生解决问题等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发展。洪校长侃侃而谈,她讲座中非常前沿的跨学科整合理念、海量丰富的课改成功经验,让在座的专家和老师们叹为观止,纷纷拿出相机不停地拍摄学习……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跨学科统整实验让京都小学这所曾经如“苔花”般默默无闻的学校,似牡丹般盛开在全国研讨活动的大舞台上!
此次参加全国研讨观摩会,是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丰厚底蕴,走好特色发展之路的良好契机!课程改革,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