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下城区第二期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团队开班仪式在京都小学举行。仪式由下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叶晓林老师主持,江南实验学校的名师沈颉老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团队学员共34名来自下城区各所学校的青年科学教师。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京都小学马林老师执教《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一开始,马老师请孩子们帮助弟弟妹妹选择午餐时使用的餐具。这个问题可太容易了,孩子们各抒己见,好像不同材料的餐具都有自己的优点,孩子们反而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马老师便带着孩子们从餐具的轻重、导热能力、易碎程度、光滑程度和清洗难度等几个方面对4种不同材料的餐具进行了探究。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马老师找到了合适的餐具。孩子们还很贴心地为马老师量身选择了餐具,看来孩子们今天学到得可真不少呢!

第二个环节,由来自江南实验学校的名师沈颉老师主持。作为一名具有丰富经验和独特教学方法的名师,沈老师为青年教师团队的老师讲述了她是如何把激励法运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从最常见的物质激励地正确运用到复杂困难的精神激励,沈老师的精彩讲座让青年教师们找到了自己在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失误。让教师们明白,激励应当可以为学生塑造价值观、责任感、成就感,这才能让学生从内心里真正地喜欢上科学这门学科。沈老师指出,在科学课堂中有5种精神激励的方法:

1.语言激励法。用激励、鼓励的语言给予肯定的表扬。

2.文字方式激励法。让学生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进一步挖掘学生自身潜力。

3.体态语言激励法。用目光和掌声让学生感受到自信和勇气,勤于思考,敢于发言。

4.教师引领激励法。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近距离地和老师接触,更进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同伴引领激励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享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当然,作为初学者,青年教师们很容易错误地使用精神激励法,沈老师特别提醒青年教师们要注意:

1.不过分树立少数,打击其他同学。

2.抓闪光点,关注学困生。

3.命中要害,不滥用。

4.花样要常换常新。

5.关注学生内在。

沈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激励法的使用方法,细心地提醒了使用激励法时的注意点,让青年教师团队的老师们获益匪浅,老师们都非常感谢沈老师无私的分享。

第三个环节是青年教师之间的破冰活动。作为新教师,大家彼此之间都还不熟悉。在长江实验学校寿冠聪老师地主持下,青年教师们分成了6个组,一起开动脑筋控制气球的运动方向,在团队合作中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看到老师们一起努力、热烈讨论的样子。我相信,今天之后,新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团队合作都会变得顺畅起来,新教师们也会获得更大地提高。

最后,下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叶晓林老师与青年教师们分享了团队建立的初衷,对大家的成长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和中肯的建议。相信在叶老师的带领下,下城区小学科学团队一定会取得巨大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共创下城小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