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这所“有范儿”的学校,立志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近年来,社会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品位”“有格调”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一所学校又有一所学校的“范儿”。
“
“青青东河畔,朗朗读书声。”
坐落于美丽的东河边的美丽青蓝
拥有一批有“范儿”的老师——
他们有理想信念,
用满腔的教育热忱教会孩子“养习·明志”。
他们有道德情操,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
他们有扎实学识,
精通业务,刻苦钻研,
以先生之风引导孩子“炼能·厚基”。
他们有仁爱之心,
爱生如子,
用实际行动涵养适合孩子成长的 “温馨校园”。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些超有“范儿”的青蓝老师——
力 彑
-1-
他们,有一颗柔软的心
夂 小
他们,善良、接纳、悲悯、能包容,这样的柔软心使教育最贴近了人性。
下课铃响,青蓝的走廊上有个并不强壮的背影抱着一个孩子向洗手间走去,那是扭伤了脚的秀秀同学和他的班主任老师。每天六次下课,每次来回二十多个台阶。只要孩子需要,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抱着她上上下下。
这只是青蓝校园中美丽的背影之一。像这样的背影还有很多很多:有老师放弃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有老师深夜时分还在默默修理学校的电脑、有老师为了徒弟的成长无私相助、有老师定期探望关心的退休教师……青蓝老师们用这一个个美丽的背影关注着独特的个体,收获了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力 彑
-2-
他们,有一份执着的劲
夂 小
他们,有一点理想,有一些坚定,有一种力量,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无波无澜的教育生活变得幸福而又意义。
特色课堂——“青青蓝蓝拓展营”开始了,不仅年轻人踊跃带队,多位老教师也主动请缨。他们不辞半个月连轴上班的辛劳,放弃周末,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优质服务而倍感欣慰。老师说:“已经六年级了,我希望能抓住一切能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多看看他们。”
像这样校内外的美丽课堂还有很多:平时常规课中,青蓝人遵守师德承诺,坚守教学底线、追求轻负高质;家长开放日时,年级组集思广益,取得家长好评如潮;新生体验课上,青蓝人穿着正装,展示师德形象;对外展示活动前,备课组群策群力,彰显青蓝力量。在一次次的美丽课堂中,流露的是青蓝老师们对教学的执着、对孩子的热爱、对教育的情怀。
力 彑
-3-
他们,有一股激情的力
夂 小
他们,充满了激情。因为有激情,孩子们的情绪被点燃,身心振奋,成了最好的自己;因为有激情,再艰难的工作也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G20期间,这位被媒体称为拥有“美丽笑容”的女孩就来自于青蓝小学礼宾队。当时正值暑假,天气异常炎热,为了让礼宾队更好地服务G20,青蓝人纷纷提前销假、及时回校、全身心投入到礼宾队的练习中。
本学期初,国际现代五项Schormann博士专访青蓝,预示着学校的课程建设逐步朝国际化发展,课程内容更加富有名校特色。这背后蕴含的是青蓝人“精心策划活动、费心准备彩排、诚心谋求发展、用心办好实事”的成事激情。
这样的工作激情在青蓝人身上随处可见。党团员教师带头义务清理东河两岸的垃圾,承担社区图书志愿者工作,自发整理学校图书馆,踏踏实实服务师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凝聚力量,锤炼师德。
有“范儿”的青蓝老师天天在青蓝校园上演美丽的故事。自青蓝和新华两所百年名校合并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此“围墙”非彼“围墙”:两个校区,一街之隔,圈不起来,没有围墙;心灵自由,海阔天空,不受约束,没有围墙。
杏坛之上,弦歌不辍。一批有“范儿”的青蓝老师,正以虔诚的心和对生命的敬重,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在充满希望的校园与孩子一同漫步和成长。
“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