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区打响“繁华时尚之区”、建设“幸福美丽下城”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高位均衡、育人为本、师生幸福、人民满意”为指向,以“教育质量提升、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技术革新、教育共同体建设”为路径,坚持“‘实’字当头,内炼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思路,敦本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实效,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建设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人民满意学校。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继续以“整体、兼容、共享、超越”的校园文化为统领,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认同感。通过优化制度,加强管理,创设环境等手段,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
1.加强校园显性文化建设。
进行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设计与建设,如:标志标示、校园景观、绿化美化以及包括凸显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宣传窗、宣传展板、图版、温馨提示,包括各类专业教室的装修设计等。进一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着力做好中小学部制度的优化与整合,本着民主、公开的原则稳步推进制度改革。
2.加强校园隐性文化建设。
以党风行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交流、党工团队活动等丰富的形式为载体,将校园文化理念逐渐扎根于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大家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文化。
(1)广泛开展讨论、征文演讲、寻访追踪、投票评议等活动,提炼胜蓝教师精神,凝聚胜蓝教师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规范教师职业仪表和工作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形象,宣传校园文化精神内涵,不断提升教师对学校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推动开展“智慧教师”、“育人先锋”、“十佳教师”等评选活动,鼓舞教师用心育人、激情创业、岗位建功。
(2)强化党风行风建设。举办开放互动党课、“微党课”、党章知识竞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落实党建工作“一校一品”,重点开展“以好作风抓落实,以‘三满意’促发展”的作风建设和开展“双优双满意”专项承诺活动,使党员干部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爱、自励,成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深入研究新时期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积极开展教师“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规范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推荐第六届“校园因你而美丽”感动人物评选和学习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等活动,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深入开展“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大讨论,促进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依法执教。借力网络微博,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得以公开透明,并进一步得到推广。争取 “党建强、教育强”的“双品牌”示范点。
(3)依托党建带团建,努力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实团队建设。激发广大团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团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发挥青年党员在团组织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团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4)围绕“立足本位 创新求实 积极进取”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校园文化的内涵宣传,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协调监督作用。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政工团妇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建立健全学校文体俱乐部,通过“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系列活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推进校园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到教职工有所呼、工会有所应,教职工有所求、工会有所谋。
二、推进管理制度改革
继续加强依法治校,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推进学校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教战略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提高编制意识,规范机构设置,逐步理顺人员编制,提高人员使用效益,形成“用人所长、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招聘程序,规范编外用工管理。完善岗位设置,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做到机构精简、职责分明、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健全教师转校轮岗机制。
2.整合与优化学校管理制度。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科学、规范制定各类制度,逐步稳妥整合与优化中小学部部分规章制度,如绩效管理考核制度、评聘制度、考勤制度等,实现统一管理,促进后勤保障工作制度化,着力推进制度的管理与落实。
3.深入贯彻教育局《中小学规范办学“五项修炼”的评估方案》、《“教育质量建设年”实施方案》以及《“双十百千”智慧教师梯度培养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全面推进“家委会”建设,把“家委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促进。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继续规范各类办学行为,如教师评聘、新生招生、师生评优评先、杭外推荐生和省一级重点高中报送预选生推荐等工作。
5.统一认识,充分发挥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积极研究摸索学制改革和中小衔接工作的新路子,积极稳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6.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以争创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强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着力做好校园网OA办公系统等的开发和教师培训工作,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
三、完善师资培养体系
根据国家、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才发展战略及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下城区人民政府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教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下城区教育局“双十百千”智慧教师梯度培养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不断继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师资培养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的深入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构建“行动研究”为主线的校本研究机制。探索“三格教师培养”模式;努力开发视频课例和文本课例,形成立体化的校本研修课程;基于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培训,构建信息资源库和网上研修平台,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深化和拓展“胜蓝教学月” 活动和“胜蓝大讲坛”活动,立足对教学过程的解剖分析,体现教师教育教研是“从问题到建议”的过程,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落实好常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360学时研训”工作和课题申报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如课题申报,论文、案例评比等。
3.进行改进教师评价的探索,促进教师自主成长。摸索制定《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分制管理细则》,唤起教师主动成长的愿望;引导教师制定年度研修目标规划,开展教师研修过程评比,使教师能享受研究和学习中的快乐和“回报”。
4.构建品牌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机制,加强有针对性的“团队合作”研究。继续加强构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机制,细化分工和考核,重视过程指导和考核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