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系统引入课堂教学,改变了几百年来“粉笔 黑板”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人机对话功能较弱,不能根据课堂的需要作灵活调整。电子白板的出现突破了以上瓶颈,使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呈现更加灵活。

真正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关键在于提高课堂中的互动性。电子白板具有普通黑板全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灵活调用各种媒体资源,支持所有课堂教学行为,改变了以往教师到学生单向信息的传输模式,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增强了课堂活动的交互性,提高了课堂效率。本人利用电子白板软件执教人教版一上《认识11~20各数》,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1.灵活调用媒体资源,丰富学生感知。

电子白板支持多媒体(文本、图片、图形、声音、视屏、动画等)的展示,允许教师将这些内容归类存放在资源库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任意调用。更重要的是,电子白板不仅保持并提升了多媒体屏幕的演示功能,且操作方便。简单的一个“媒体”功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图片、各种视频文件的导入,大大节省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在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时,我们利用媒体功能,动态展示了“10个一可以合成1个十”的过程。“十”是学生认数和计算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学习也是“十进位值制”的启蒙。但对“十”的认识不可能是一节课完成的,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丰富、快捷地呈现出“10个一合成1个十”的直观过程,构筑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通道,把抽象的“十”形象化。

本课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直观展示“10个一可以合成1个十”有3处:在认识十和一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选取了“10支铅笔装成1盒的素材”,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感知“十”(见图1);在新课探究认识“11”时,围绕“怎样摆,一眼就能看出是11”进行研究后,学生达成共识:认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方法比较方便,全体学生都利用学具小棒摆一摆后,再进行媒体演示,在操作和直观演示中逐步理解“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在教学“20”时,利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对比                             ,明确“够10根就可以捆成1捆”,利用白板软件中的“媒体”功能,再次直观演示零散的10根又可以组成1个十(见图2),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理解“2个十是20”,渗透“十”这一新的计数单位。

简单的一个“媒体”引入的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计数单位“十”,经历了丰富的数数过程,层层深入地体验“十”的重要性。因此,电子白板直观生动的演示,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及难的突破。

 

 

 

 

 

图1:体验10个一是1个十            图2:满10根又可以捆1捆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启发学生思维。

电子白板还为教学提供多方面的学习“给养”,各种笔和图形等工具,还包括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测量和绘图工具,教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大大方便了数学课堂的教学。

在最后的提高练习时,我们设计了一组发散性题目:(  )、15、(  ),空了两格,学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里巧妙地利用白板软件的智能笔的画图功能,方便地画出了数轴。当然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科学的学科,要画出标准的数轴,可以即时调出白板软件中的学科(数学)中的直尺,一格表示几厘米就可以准确无误地画出来了。

学生填14、15、16,教师标出14,15在数轴上的位置,让学生来找出16。学生当然还会有第二种填法,白板软件的“漫游”功能,让我们不用担心版面问题,轻松地将第一种方法保存下来。学生有填17、15、13,我们还可以利用“智能笔”反方向地轻松画出数轴,继续来探讨1格表示2的问题。(见图3)

 

 

 

 

                    图3

平时我们在设计本课时,想培养学生估计能力更多的是以“一堆实物中抓一把会有几”这样比较传统的方式。这里我们突破了传统思维,利用数轴,让学生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巧妙地“数形结合”,适时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支持课堂人际互动,提高学生兴趣。

红外的电子白板,利用手指就可以直接在白板页面上任意拖动,由此实现了“人、机、人”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方式,不仅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直接操作计算机,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在课件上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地显现出来,真正实现了师生地位的平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然高涨。

在出示11根小棒时,教师指名让一年级的学生上来数一数,当时几乎全班都想出动,只需用手指轻轻一点,小棒就可以随意拖动。移完数好之后,教师注意到上来学生的一个小细节:他诧异地看了看自己的食指(自己的食指真是具有魔力啊),这样的操作,绝对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人的感官刺激,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符号最弱。在第二次互动时,请学生上来找出“左数的第15只兔子”时,生2轻轻地围着第15只兔子画了个圆,页面上原本学生画得不是很规则的图形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椭圆。课堂再次掀起了高潮,学生在惊叹,听课的老师也在感慨:“白板真是很神奇”!

当第三次互动——请学生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数的位置时,学生的参与度始终都很高。正因为电子白板绝妙的交互功能,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始终饶有兴趣地探究着新知,课堂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学习效率也就随之提高。

2011版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资源整合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数学课堂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优化的探索是我们永恒不懈的追求,我们要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将教学的技术性、艺术性与科学性完满地统一在教育性之下,演绎出精彩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