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六年级的语文学习刚刚进行到第五单元,孩子们又迎来了一场热烈的辩论会“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直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其实,随着高段语文的学习推进,我们已经是第四次经历辩论赛,回顾辩论的历程:小学生多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开卷是否有益?善意的谎言是否无碍于诚实守信?纵观四次活动,孩子们从不会辩只会揪着问题硬碰硬钻牛角尖甚至面红耳赤,孩子们从只有观点没有论据到能建立分观点简单地摆事实讲道理,孩子们从激动仓促地反驳到沉稳犀利的反问……今天在“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辩题的充分展示了胜蓝六年级学子的风采。
就以六(4)班的孩子来说,正反三位辩手分别从“‘古今信息传递对比’挖掘科技给现代人民生活上带来的便利;古代人由于科技落后导致思想比较愚昧不能解释很多自然现象;现代科技进步使得网络带来的生活便捷;古今生活环境对比,科技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依赖性和伤害;温室效应是否会带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进行了观点呈现,也针对对方辩手的疏漏进行了针锋相对地辩论,看着大家跃跃欲试、各不服气的样子,我觉得孩子们确实成长了不少。
当铃声想起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焦急、失落,更是炫示了弥漫在教室里的硝烟。辩论,从始至终便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永远争不出结果,它的主题本身的意义就如“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的性质相同。即是如此,那为何我们的老师还有有模有样地组织主体辩手(正反四辩手)和群众辩手开展“无谓”的战斗,因为当我们的孩子在接受到更多的观点时,他们出现了更多的疑问。在这样激烈的辩论中,双方都极力地用具有说服性的资料和铿锵的语气,企图让对方信服或无法进行反驳,进而达到目的,注意,这只是一个目的而已!其结果对主题毫无影响。
是啊!辩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在于炼出一个比常人更利索的嘴以及更敏捷的思维,从而比别人快一步地踏上成功的阶梯。这就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又一次完美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