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教故事-----培养孩子勤劳的品德

懒惰可耻,劳动光荣。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加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勤劳的我们一起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孩子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方式。培养孩子习惯于承担家务和年龄段相匹配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我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帮助的重要一环。主要有下面几方:

  1. 从“责任心”到良好的劳动习惯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孩子的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家长无疑是他们身边的最好的榜样。责任心的培养要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班级活动,鼓励孩子承担任务,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劳动中锻炼成长,培养自我责任心,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孩子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最小集体,我们积极引导孩子在这个集体中的主人翁意思和应承担的义务,让他明白家庭每个成员的不同分工及应要付出的劳动。基于这个基础上,从小小的鼓励和奖励开始,我们会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孩子已经能主动承担起一定的家务任务了。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兴趣入手,坚持少指责、多肯定的原则,从正确引导开始,逐渐培养。随着孩子的逐渐张大,我们从2周岁开始有计划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从2周岁开始放手让孩子用勺子吃饭,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自己吃饭的习惯,而且吃饭一般比较快,不用催促,这个好习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从5岁开始自己洗澡,告诉孩子洗澡中要注意的细节,怎么调节水温,怎么洗头怎么保护眼睛等,经过几次实践后,他就能自己洗澡了。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决定让孩子尝试去做某件事后,一般就不会去帮他,而是耐心的指导他做事的方法方式,让他自己慢慢的习惯,慢慢的提高质量。

     

    3、“我行、我可以”

        相信孩子“我行、我可以”是必须坚持的理念。尝试让孩子从模仿动作开始,在失败中成长。其实在生活中孩子会在大人不经意间表露出对学习的渴望的,拿我家的孩子来说,他会说:“让我拖地好不好?”“让我扫地好不好”“爸爸,让我整备明天出去玩的东西吧”“我想学开煤气灶”等等,这个时候是他学习做事情最强烈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耐心的教给他做事的方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指导孩子做好想做的事,让他享受到“我行、我可以”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忌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机会。除了家务事让孩子去做外,我们也会让他去做一些购买商品的事情,比如去买点盐、料酒、菜、纸等,不仅培养了他的劳动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的沟通交际能力。

     

                                                                 101中队

    曹玄恒爸爸